人民日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专栏
聚焦陕西
“加强科技创新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文章指出,西安获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成为第四个获批建设“双中心”的城市。
未来,陕西应加快推动形成以西安等创新型城市为架构、以重点园区为载体、以多地共建共享创新价值链为微循环的创新空间格局,持续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坚持系统思维,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承接重大生产力布局,主动对接载人航天、探月探火、航母、大飞机等国家重大工程的研制任务。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深入演进,陕西具备在加强科技创新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大有作为的基础条件,要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国家战略,明确主攻方向,抓住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关键连接点,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贡献陕西力量。
人民日报关注农村电商
推动农业转型升级
报道了周至县楼观镇北寨村
猕猴桃枝蔓郁郁葱葱,一颗颗果实挂满枝头,经过分拣、装箱、发货,当地果农刘金牛种植的猕猴桃,从产地直发到消费者手中,最快一天内就能到达,我国农村电商在促进农产品产销对接、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等方面成效显著。
农产品电商
不是简单把农产品搬到网上
关键是要推动产业链升级
通过订单式农业、基地直采,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锻造生鲜农产品新型供应链,提升物流配送效率,推动新农业与新零售结合,凸显出优质农产品的竞争力。
据介绍
农货销售模式不断创新迭代
直播带货模式
已成为农产品上行的重要抓手
许多农民通过微信或直播销售自家农产品,一大批农产品“网红”涌现,农产品购买转化率提升明显。
除此之外
“电商+旅游+采摘”新模式
也正在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多地结合自身农产品产业特点和地域特色,探索农耕体验、休闲度假、研学旅行等农旅融合新业态,有效提升农产品价值链。
央视新闻客户端、新华网
人民网、中国新闻网等多家央媒
聚焦2023西安马拉松比赛
报道了此次赛事吸引了来自全球143712名选手报名,通过抽签最终产生了35000名参赛者,于10月29日鸣枪开跑。
参赛选手从西安地标之一的西安城墙永宁门起跑,途经钟楼、永兴坊、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等著名景点。
为保障选手顺利完赛
西安优化各项赛事服务保障工作
当日
4000多名志愿者坚守在
赛事组织、交通、安保、医疗等岗位
构成了一道赛场外的最美“风景线”
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董国建以2小时10分44秒的成绩夺得男子组冠军,高成亮和马文良分获二、三名;女子组冠军则归属于杨花,成绩为2小时40分24秒,王敏、朱丹丹夺得二、三名 。
图为西安马拉松跑者热情开跑。杨英琦 摄
西马“起跑”于2017年,随着赛事影响力不断提升,其已成为西安的一张城市名片。近年,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马拉松作为一项能够集中展现挑战自我、超越极限的户外运动,成为大众参与全民健身最为便捷的载体,也不断吸引着众多参赛者的加入。
《2023中国田径协会路跑工作报告》显示,自2023年1月1日至6月30日,全国共有133场路跑赛事在中国田协备案,其中全程马拉松61场、半程马拉松及其他项目72场。
图为西安马拉松跑者携家人一同参与,乐享赛事。杨英琦 摄
据悉,2023西安马拉松赛由陕西省体育局、西安市人民政府主办,西安市体育局、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西安曲江新区管理委员会承办。
新华社报道了
陕西西安是千年古都
这里的兵马俑、大雁塔
吸引着全球游客的目光
在丝绸之路(西安)国际传播论坛举办之际,来自约旦的热娜、伊拉克的穆罕默德走进西安,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参观兵马俑,在西安城墙景区观看盛唐迎宾盛礼,感受中国文旅魅力。
近年来
西安坚持文化赋能
不断推进文旅产业转型升级
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着力以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为动力、以重大文化项目为牵引、以文旅产业转型为抓手、以文旅深度融合为突破,大力发展西安风格的城市文化,不断推出文旅新场景、新体验,加快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放大千年古都的“西引力”。
通过文旅融合的深度实践,不断探索文旅新模式、新场景,壮大新业态,持续推进文旅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对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人文景观进行挖掘整合,实现了动态的文化演出与静态的旅游资源的巧妙嫁接,“旅游+文化+美食+实景演出”的多重文旅“套餐”不断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
在注重挖掘独特文化底蕴的同时
将文化蕴含的价值
与新技术、新形式、新要素结合
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不断赋能文旅行业加速回暖
打造出文旅融合发展的“西安样板”